但若后续经济复苏不及预期,消费、投资等修复力度持续偏弱,1年期LPR利率仍有下调空间。
光是向中央财政就净贡献了8901.61亿,比海南、山西、辽宁、重庆、宁夏、陕西、江西、湖北、安徽、青海等十省区从中央那里获得的补助总和还要多。伴随着上海的崛起、香港的割让,广州的经济地位一度下降。
随着中国迈入人口负增长时代,人口正在成为最宝贵的战略资源。另一方面,两地财政又都高度依赖中央转移支付,去年中央分别给了它们5077.14亿和5485.82亿,是全国唯二补助金额超过5000亿的省份。江南两省养全国和如今的八省养全国格局不同,自隋唐以降直至晚清,中国历史上曾有一千多年的时间,是江南两省养全国。整个晚清民国时期,广东虽然一直活跃在政治舞台上,但在经济方面并不十分突出。至于北直隶,也就是今天的京津冀,索性一个能排进前40的府都没有。
谁家的人多,就意味着市场大、劳动力丰富、发展后劲足。会上总理指出,东南沿海5省市经济占全国1/3以上,财政收入占近四成,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近八成,有力支撑了国家财力和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。需求端来看,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870亿元,同比增长2.7%,比上月回落0.4个百分点,低于预期。
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。有多家机构建议可提前发行明年部分专项债额度,以保障四季度基建投资接续。而房地产市场依旧没有走出低迷状态,也导致房地产产业链消费的下降。罗志恒表示,三大投资中,基建发力效果明显,继续发挥着托底作用。
1月-7月制造业投资增长9.9%,比1月-6月回落0,5个百分点。此前公布的先行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景气水平的回落。
房地产市场依旧低迷,1月-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.4%,1月-6月这一数据为5.4%。就在7月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当天,央行开展了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(MLF)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, 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。数据显示, 5月、6月连续超预期增长后,7月国内社融、信贷增长不及预期。投资方面,1月-7月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319812亿元,同比增长5.7%,比1月-6月回落0.4个百分点。
具体来看,7月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8%,比上月回落0.1个百分点。制造业投资主要是民间投资,投资的回落也反映了企业对市场的预期依旧不稳、企业扩大生产意愿不足、投资回升动力不强。会议指出,要发挥有效投资对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性作用,督促地方加快专项债使用,以市场化方式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。专家认为,7月经济数据的出炉,使得当前降息操作并不那么令人意外。
但是受7月以来疫情散发等因素影响,除了出口超预期增长23.9%,其他多个经济指标较6月均有所回落。中国经济景气水平有所回落,恢复基础尚需稳固。
且受618促销活动的影响,6月消费较大幅回升,7月相比则有所回落。而从深层次来看,消费不振主要还是由于居民预期转弱。
7月29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进一步扩需求举措,推动有效投资和增加消费。对此,罗志恒向《财经》记者分析,消费不及预期,从短期来看,虽然餐饮等服务业快速恢复,但受到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,与地产相关的建筑装潢类消费大幅回落。7月31日,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、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数据,7月PMI为49%,较上月下降1.2个百分点,在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后再次下降,且位于临界点以下。对于下半年的宏观政策,廖群等多位专家认为,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前提下,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要继续发力,货币方面降准降息仍有空间。其实,此前公布的先行经济指标已经显示制造业增速的放缓。罗志恒向《财经》记者表示,高耗能、高污染产业生产的下降对7月的工业生产拖累较大,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,工业生产总体恢复形势还算较好,但与市场预期依旧有所差距。
房地产投资有所下降,可能对相关的消费也产生了一些影响。对此,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,7月,受传统生产淡季、市场需求释放不足、高耗能行业景气度走低等因素影响,制造业PMI降至49%。
供给与需求不及预期7月,经济供给端与需求端均有所回落。除个别地区外,限购地区要增加汽车指标数量、放宽购车资格限制。
同时,推动消费继续成为经济主拉动力。当前疫情反复、就业压力增大、收入降低的情况下,居民风险感知增强、消费信心有待提振。
下半年如何拉动投资与消费对于下半年的经济走势,罗志恒向《财经》记者表示,目前来看7月的经济增速在2%左右,如果8月、9月继续受到疫情散发等因素的影响,三季度实现此前市场预计的5%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会比较困难,全年能够保四甚至争四就比较好。据了解,今年以来,从中央和地方密集出招扩内需。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、首席宏观研究员罗志恒向《财经》记者分析,7月无论是供给端的工业生产,还是需求端的消费和投资都有所回落,这反映了当前虽然整体经济处于恢复上升过程中,整个经济的内生动能依旧较弱。M2(广义货币)增速达到12%,但社融和信贷同比少增,说明流动性有待引入实体经济。
罗志恒表示:有些企业由于预期不稳、市场需求不足,即使是银行主动提出贷款,企业不愿意贷了。鼓励地方对绿色智能家电等予以适度补贴
投资方面,1月-7月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319812亿元,同比增长5.7%,比1月-6月回落0.4个百分点。8月15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7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。
对此,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,7月,受传统生产淡季、市场需求释放不足、高耗能行业景气度走低等因素影响,制造业PMI降至49%。罗志恒表示,三大投资中,基建发力效果明显,继续发挥着托底作用。
除了房地产投资,制造业投资也有所回落。中国经济景气水平有所回落,恢复基础尚需稳固。而从深层次来看,消费不振主要还是由于居民预期转弱。《财经》记者了解到,8月12日,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7月金融统计数据。
需求端来看,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870亿元,同比增长2.7%,比上月回落0.4个百分点,低于预期。罗志恒表示:有些企业由于预期不稳、市场需求不足,即使是银行主动提出贷款,企业不愿意贷了。
7月31日,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、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数据,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为49%,较上月下降1.2个百分点,在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后再次下降,且位于临界点以下。专家认为,7月经济数据的出炉,使得当前降息操作并不那么令人意外。
对于接下来的经济走势,廖群表示,此前市场普遍预测三季度经济将强势反弹,增速在5%至5.5%,但从7月数据来看,经济增速预计在4%至5%,四季度乐观预计为5%至6%,如此看来全年经济保4在望。随着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显效,7月国民经济延续复苏态势。